要闻目录 - 海峡资源报
加入收藏
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
正文
当前位置: 首页 - 本报要闻 - 要闻目录 - 正文

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第六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及“妈祖文化与海洋保护”分论坛在湄洲岛举行

2021-11-03 15:38:07

本报讯 第六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于11月1日在莆田市湄洲岛举行,由文化和旅游部、自然资源部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。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、国家海洋局长王宏通过视频方式致辞。
    本届论坛以“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”为主题,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方式开展,倡行妈祖“立德、行善、大爱”的妈祖文化精神与“和平之海、合作之海、和谐之海”的中国海洋观,增进海丝沿线国家地区文化互鉴、民心相通、发展共享,为落实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、人类命运的目标寻求新途径、探索新机制、打开新局面。
    王宏表示,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,是我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,伴随着华夏儿女认识海洋、利用海洋、保护海洋的历史不断传承升华。之所以能够发扬光大,是因为它本质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彰显着劳动人民对于人与人、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关系的睿智见解,以及生存、交往和发展的美好观念。
    11月1日下午,“妈祖文化与海洋保护”分论坛同期举行。分论坛由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、莆田市人民政府主办,莆田市自然资源局、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承办,旨在讨论新时代下如何建设海洋文明,怎样深度融合“立德、行善、大爱”的妈祖文化精神与“和平之海、合作之海、和谐之海”的中国海洋观。
    该分论坛指出,海洋生态系统是我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,开发利用海洋必须先保护好海洋的生态环境。妈祖文化本身也是重要的海洋文化资源,与海洋有着紧密联系,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。通过加大对妈祖文化有形遗产的保护利用和无形遗产的传承开发,弘扬妈祖文化,从而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,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。通过妈祖文化论坛平台,与沿海兄弟省市以及“一带一路”沿海国家与地区在海洋防灾减灾领域开展深入交流研讨,集思广益、增进共识,形成更多具有创造性和可行性的智慧举措,推动海洋文化交融,为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。
    分论坛上,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修斌、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日根、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副研究员陈新平等7位专家分别作了主旨演讲。
    莆田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,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、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负责人,以及知名专家学者代表,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海洋文化专业委员会、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相关负责人,沿海部分省(市、自治区)自然资源厅(局)海洋保护相关处室负责人;福建省自然资源厅、海洋与渔业局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;省内沿海设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参加分论坛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■ 本报记者 郑与国 特约记者 张步雄
  


在线联系

官方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