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闻目录 - 海峡资源报
加入收藏
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
正文
当前位置: 首页 - 本报要闻 - 要闻目录 - 正文

永定非煤矿山生态开采初见成效

2014-09-25 15:55:11

本报讯 中秋前夕,笔者走进位于永定县洪山乡的新鑫磊石场,只见矿山山头树木葱茏,绿草荫荫,花朵盛开,石阶小道旁不时能看到花岗岩雕刻,如同公园一般。这是永定县在非煤矿山实施“红色石材、绿色开采”模式所取得的成效之一。

据新鑫磊石场业主林先生介绍,为保护生态,他们对矿山的排土场进行整治,既预防垮塌,防止泥石流带来的安全隐患;又排水固土,防止水土流失。同时,对矿山进行规划,建设矿山公园。几年来,新鑫磊石场在矿山种植20多种树木、10来种花卉、3种藤草,原先“挂白”的矿山逐渐复绿。

洪山乡是编号为“G696”花岗岩石材“永定红”的重要产区,花岗岩矿石储量达24亿立方米,露天可开采4亿立方米,最高峰时年产石材可达150万立方米。受多年开采影响,矿山植被破坏严重,一到雨天排土场就发生垮塌、泥石流,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。2009年以来,永定县积极探索建立“在开采中保护,在保护中开发”的石场安全、生态发展模式,采取弃土弃渣回填、建设截水沟等措施,辅以土地整治和种植树草等办法,治理矿区水土流失,从根本上解决尾矿库、排土场的安全隐患。

如今,5年过去了,永定县累计投入治理资金近2.6亿元,许多矿山及采石场纷纷种植大量乔木、花卉及藤本植物等,矿山生态环境恢复面积1.5万多亩,规划内矿山治理率达95%以上,绿化覆盖率达90%以上,“青山挂白”现象得到有效治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刘永良


在线联系

官方二维码